在無線通信專業里,一般不說“距離”這個概念,因為超短波通信為視線傳播,信號受建筑物、丘陵、樹林、電磁場等阻擋和干擾,影響實際通話距離和質量,所以考慮的都是超短波通話的質量。
一、對講機廠家標定“距離”含義
市場上銷售的5W對講機,廠家標稱的最大通話距離是3公里,實際上這個通話距離僅僅是一個理論計算數據,它的依據是發射功率,也就是說5W對講機在沒有任何障礙物、沒有任何電磁干擾情況下的最大通話距離。在實際使用中,由于使用者所處的環球各不相同,背景噪音有大有小,電磁干擾有強有弱,因此實際通話距離一般達不到3公里。許多用戶在購買對講機時往往誤認為任何環境下的通話距離都是3公里,這是一個誤區!任何廠家都不可能預知用戶的使用環境,當然也就不可能給出實際對講機通話距離。以汽車耗量來說明這個問題更為直接。捷達汽車的百耗油量在說明書中是7公升。要知道這是在90公里勻速下得到的數據。實際生活中我們都有經驗,百公里油耗量大約在10公升左右。因為您不可能總保持90公里的勻速,就是可以保持,交警也不會放過你。跑高速公路和在市區里行車,耗油量各不相同,開空調和不開空調的耗油量也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實際耗量達不到說明書中的7公升,就對捷達汽車失望。要知道,發動機的標稱耗油量僅僅是用來衡量不同發動機性能的一項指標而已。
在理想狀態下(無任何阻擋和干擾)的通話距離在10公里以上,而實際通話距離一般只能在2~7公里,在有高大建筑物或高山阻擋的情況下,通話距離還會相對短些。當有系統基站支持時,對講機的通話范圍可達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
注:在理論上,對講機發射功率增大4倍,同等環境下下傳輸距離才會有一倍的增加,所以“唯功率論”是不科學的。
二、制約無線通信距離的因素
(一)系統參數
1、對講機輸出功率和接收機靈敏度輸出功率越大信號覆蓋范圍越大,靈敏度越高距離越遠。
2、天線的增益和高度 天線的增益,在天線與機器匹配時,通常情況下,天線高度增加,接收或發射能力增加。手持對講機所用天線一般為螺旋天線,其帶寬和增益比其他種類的天線要小,更容易受人體影響。
(二)環境因素
1、有無障礙物 如上面提到的5W對講機在開闊地帶可以輕松達到2.5公里左右,在高樓林立的在城市中距離中有1公里左右。假如持對講機者登上高處,與接收方相對可見,這樣等于增大視線距離,此時可參考開闊地的通信距離。
2、電磁環境 電磁環境是指“存在于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和總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生活質量日益提高。信息化、自動化快速地進入普通家庭、家庭使用的電子、電氣設備愈來愈多,導致電磁環境日益惡化。
(三) 其他因素
1、電池電量不足,當對講機電池電量不足時,通話質量會變差。嚴重時,會有噪音出現,影響正常通話。
2、天線匹配,天線的頻段和機器頻段不一致,天線阻抗不匹配,都會嚴重影響通話距離。對于使用者來說,在更換對講機天線時要注意將天線擰緊,另外不能隨便使用非廠家提供的天線,也不能使用不符合機器頻點的天線。